《拯救大熊猫》,一部没有煽情解说,没有绚烂画面的关于大熊猫的纪录片,将潘文石教授带领学生深入秦岭长期与大熊猫相处并借资料进行专项研究的不平凡经历娓娓道来。在云雾缭绕,树木葱郁的秦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演绎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精彩故事。不再是懒惰的代名词,不再是蜷缩在动物园冰冷 地板上受人围观的“国宝”,它们在为自己的生存奔波,为躲避人类的猎杀学习防御本领。或蹒跚在冰雪覆盖的山坡,或攀爬于葱葱郁郁的丛林,国宝光环褪去后,它们只是大自然普通的一员。
Mtime网友:这个题材,做成这样,真的很不容易了。尤其是,影片在影像上非常有特点,大量的特写镜头、跟拍、手持,以及碎片式剪辑,营造出强烈的恐慌与不安感。这种情绪,其实就是角色在片中的情绪,它以影像的方式,最直接延伸给观众。
丢豆网网友:一个好的导演,是会调教演员的,知道演员的优势在哪里。《拯救大熊猫》像极了一道来自异域的夏日甜品,虽然不是主菜的配置,但却也有着勾人的独特风情。坦白说,最初的确是冲着Mark Stouffer 导演的名号看的,毕竟人家讲故事的功力摆在那里,但一开始就入了坑也是我怎么都没料到的。
豆瓣网网友:放在豆瓣语境下,是部时至今日终于拍出来的美国 “高分纪录片”。拿现实题材拍商业类型片,社会意义摆在那,群戏也处理得相当不错。对美国 而言,这样的电影多一部是一部,走一步是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