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开始于2003年,当时波斯湾战争甫结束,就在伊拉克南方,被媒体发掘还有少数存活的战俘。 远在另一端,在收音机前的有位库德族老妇人,听到新闻后,心感到一阵悸动。因为她参战的儿子,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因此,老妇人凭着一股坚持的信念,她毅然带着年幼孙子,启程出发找寻失联已久的儿子。 她对于年幼的孙子,逼不得已存活在穷苦的环境,感到心疼。但只要能找到父亲,一家人还是可以团圆。老妇人仍坚信儿子还好好存活于世界上某个地方。 旅途中,他们看到乱世中形形色色的人们,穿梭了各种形貌的悲苦、困顿。当然,亦不乏朝圣者脸容满溢希望光辉的正面激励。因此,心境再怎么百转千回,她都不愿放弃寻亲的希望,哪怕只是一丝丝的可能性,都包藏无穷的契机。
Mtime网友:这个题材,做成这样,真的很不容易了。尤其是,影片在影像上非常有特点,大量的特写镜头、跟拍、手持,以及碎片式剪辑,营造出强烈的恐慌与不安感。这种情绪,其实就是角色在片中的情绪,它以影像的方式,最直接延伸给观众。
丢豆网网友:一个好的导演,是会调教演员的,知道演员的优势在哪里。《巴比伦之子》像极了一道来自异域的夏日甜品,虽然不是主菜的配置,但却也有着勾人的独特风情。坦白说,最初的确是冲着Mohamed Al Daradji 导演的名号看的,毕竟人家讲故事的功力摆在那里,但一开始就入了坑也是我怎么都没料到的。
豆瓣网网友:放在豆瓣语境下,是部时至今日终于拍出来的伊拉克 英国 法国 荷兰 阿联酋 埃及 “高分剧情片”。拿现实题材拍商业类型片,社会意义摆在那,群戏也处理得相当不错。对伊拉克 英国 法国 荷兰 阿联酋 埃及 而言,这样的电影多一部是一部,走一步是一步。